挑食

一隻挑食的小羊,十分不滿意主人給牠的食物,牠決定要自行找東西吃。

牠遇見二隻雞,正愉快的吃著榖粒。

牠上前嚐了一口馬上吐出來,好難吃!

看到貓喝著牛奶,狗啃著骨頭,但那些食物,一點都不好吃,牠簡直無法忍受那種怪味道。

而最可怕的是看到鴨子吃蚯蚓,對牠而言,那真是恐怖殘忍的一幕,小羊趕緊跑走。

在農場走了一大圈,所有動物吃的東西,牠都覺得不合胃口,甚至還感到噁心。

飢腸轆轆地回到羊圈,牠才發現那些為牠所預備的草料,才真是天底下最美味可口的食物。

小羊三兩下就把東西吃得精光。

人對環境充滿抱怨,覺得上天虧待太多,看看別人所遭遇,才知自己深得厚愛。

求人不如求己

一位自認為修為很高的老禪師,有一天在屋簷下躲雨,突然看見觀音菩薩正撐著傘經過。

老禪師說:觀音菩薩,普渡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

菩薩微笑地說:我在大雨里,你在屋簷下,並沒有淋到噢,所以你不需要我來渡你。

老禪師聽完立刻跳出屋簷下,站在雨中說:現在我也在雨中了,這樣該渡我了吧?

菩薩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沒有淋濕,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是傘渡我。你要想渡,不必找我,請找隻傘吧!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老禪師在廟裡,看見觀音菩薩的像前有位女子在頂禮膜拜,長著和菩薩一模一樣。

老禪師問:你是觀世音菩薩嗎?女子微笑點頭。

老禪師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

觀音菩薩笑道:我也會遇到難題,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世間迷惘羅佈,姻緣錯綜複雜,若要自心得證,還得猛下功夫。

堅持自己的價值

有位出家弟子跟在有智慧的師父身邊,每天都問:師父啊,什麼是人生真正的價值?

自己的價值

一天師父從房間拿出一塊石頭對他說:你把這塊石頭,拿到市場去賣,但不要真的賣掉,只要有人出價就好了,看看市場的人,能出多少錢買這塊石頭?

弟子帶著石頭到市場,有個人說這石頭很大,很好看,就出價兩塊錢;有人說這塊石頭,可以做稱鉈,出價十塊錢。七嘴八舌,最高也只出到十塊錢。

弟子很開心的回去,告訴師父:這塊石頭還可以賣到十塊錢,真該把它賣了。

師父說:先不要賣,再把它拿去黃金市場,也不要真的賣掉。一去就有人出價一千塊,第二個人出一萬塊,最後出到十萬元。弟子興沖沖跑回去報告師父。

師父說:把石頭拿去最貴的珠寶商場。馬上有人開價十萬,但他不賣,二十萬、三十萬,一直加到最後對方要他自己出價。他把石頭帶回去,對師父說:這塊石頭居然被出價到幾十萬。

師父說:我不能教你人生的價值,因為你一直用市場的眼光看待你的人生。應該是你心中先有了最好的眼光,才能看到真正的人生價值。

解決價值困擾的第一種方法就是把價值概念都拋到窗外。人的價值是種抽象概念,如果進一步思考,就會發現它基礎薄弱,脫離現實,只不過是一種全面性的標籤,非常主觀,還會隨不同文化而改變。

目的都是從世俗價值觀中解脫,不用再和別人比較不用一直批判自己和別人有什麼不同。無法知道一個人的價值到底比別人高還是低,妄下評斷很危險所以不該做這種評判。

堅持崇高的理想接納磨勵的用心,給自己成長機會,人人都是無價寶。

是否曾經覺得自己挺不錯的?是否有過喜歡自己的感受?

第二個方法和傳統的西方宗教教義比較接近,為我們帶來慰藉,讓我們感受到自己具有價值,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第三個方法讓我們靠內在經驗,肯定自己身為人的價值。

何時你相信人的價值真實存在,自己就是個很有價值的人。回想那種不介意自己的錯誤與失敗,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全心擁抱自己的感覺。人生中這種經驗如曇花一現,如今的你完全看不見自己的價值。認同自己的回憶離你很遠,只是一段晦暗不明的遙遠記憶。

第四個方式抱持慈悲的心態看待自我。慈悲心是人性的精髓。

你活在一個必須不斷努力才能滿足基本需求的繁忙世界,生存隨時受到挑戰。

找到食物、棲身之所心理上的支持,身心的休息和休閒需求幾乎耗盡所有力氣,只為滿足活下去的基本需要。盡心盡力爭取有限的資源。

你掙扎求生的時候,內心也明白自己的智識與體能都會慢慢衰退,不管怎麼做終究難逃一死。在掙扎的過程中犯下很多錯誤,因此痛苦不已。常心驚膽顫不只害怕具體的危險,也恐懼變化快速的生活,不知道未來有什麼考驗在等著自己,隨時都有可能失去某些東西,也可能遭到各種身心傷害。在經歷各種痛苦後,仍然努力不懈,尋找各種身心養分。

最後一句話是慈悲心的關鍵:一直努力不懈。你面對現在與過去的傷害苦痛,殺出一條血路,計畫未來、面對現實、做下決定,依然活著,用全身去感受存在的意義。

只要深刻地記住這件事,懇切感受生存的掙扎,就能稍稍感受到自己真實的價值。讓你不斷努力下去的是一種求生的魄力,那就是你的價值,這跟成就高低完全無關。你的外表、心靈與外在富足與否,也與你的真實價值無關。最重要的是你付出的努力,這就是你的價值泉源。

只要瞭解自己,就能接納自己。為了生存而付出努力絕不是壞事。你人生的每一分鐘都在力求生存,不需要去批判自己,只要接納自己。

相互扶持

扶持

有個人在夢中來到一間二層樓的房子。在一樓時發現一張長長的大桌子,兩旁都坐著人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佳餚,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吃得到,因大家的手臂受到詛咒全都變成直的,手肘無法彎曲桌上的美食,夾不到口中個個愁苦滿面。但他聽到樓上卻充滿了歡愉的笑聲好奇的上樓一看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彎曲但大家卻吃得很歡喜。

原來每個人的手臂雖然不能伸直,但可以為對面的人夾菜餵食,大家吃得很盡興。世間沒有一個人能只靠自己而獨立生活互相扶持,主動關懷生命大路彼此共同成長。

互相就是相互利用嗎

不管是感情還是功利,既然人際交往是互利的,是為了滿足雙方各自的需求,那麼人際交往的延續就有一個必要的條線:交往雙方的需求和需求的滿足必須保持平衡。否則人際交往就會中斷。人際交往的發展要在雙方需求平衡、利益均等的條件下才能進行。生活中常常見到有人抱怨甚至不講交情穿了抱怨的一方往往是由於自己的某種需求沒有獲得滿足。這種需求往往也是非常功利的。

所謂情商高是懂得謙虛地做人

扶持

情商高的人,公眾社交場合、私下朋友聚會,不會使盡渾身解數充分的展示炫耀,讓自己成為焦點讓別人投來豔羨的目光。他們能夠收放自如,言行得體,舉止優雅。有自己的想法,但不鋒芒畢露;有一技之長,不故弄玄虛;有不凡的經歷從不吹噓自誇。

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凡夫俗子都能平等的給與同樣的尊重能屈能伸不尊不卑

所謂情商高適懂得

與人相處不管是多年的老友,還是初識的面孔,都能讓別人感覺舒服自在。懂得把握合適的度既不顯得疏離,又不讓人覺得過分親熱。對於別人的窘境,可以助一臂之力時絕不邀功請賞,自然地給與,不讓接受者尷尬;無能為力時也會默默地傾聽真誠地寬慰。對於別人的掩飾看穿但不揭穿不贊同也不勸阻。深諳生活的不易、世事的複雜處事時總是多一份寬容少一些算計

有自我工作搭檔或是生意夥伴,一定要有著屬於自己的事業或能力,任何一方都不要讓自己成爲對方的附庸。當一無是處、完全沒有價值的時候怎麼還能走得長遠呢?

互相扶持走得遠多數做到這三點

互相欣賞源於對對方性格和三觀的欣賞和認同,人們往往因爲外貌受到吸引,彼此的欣賞是能夠走得長遠的共同特徵

相互信任心理彼此有默契、心有靈犀一定有對對方的信任不因時間而改變,不因他人的閒言碎語所改變。充分的信任往往才會彼此攜手走得更遠

不能賣的幸福

人不缺什麼,只是無法珍惜。人擁有太多,就是少了幸福。

幸福

有一位富翁,什麼都有,卻總是悶悶不樂,老覺得還少了點什麼。

有一天,他經過市集,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他輕蔑的扔了一個小錢,調侃地說:向你這樣一無所有的活著,有什麼意思?

喔!大人,我雖然沒錢、沒勢,可是,我有一樣您沒有的寶貝。

哦!你有什麼寶貝,我可以出高價向你買,快說!快說! 只怕你買不起!

笑話!我不信天下有我買不起的東西。

這樣東西是不賣的,因為不能賣,它是一種感覺——就是幸福。

福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心靈的滿足。人類自古以來就對追求幸福的途徑有著濃厚的興趣。

「改變人心,需要的是勇氣」

幸福

這世界欠缺的,是理解

研究幸福本身,及研究何種人生態度會帶來幸福等等的學問,被稱為「幸福學」。將幸福視為道德上的最高追求,並以能否帶來幸福作為判斷行為臧否之標準的思想,則被稱為「幸福主義」。

其實全都圍繞著同一個理念,即是「人們永遠不能以外貌去定義一個人的價值,而一個人的高度則在於你如何對待自己。」社會不該因為刻板印象而替人貼上標籤。

人們永遠不應該因為各種因素而輕視自己,若人不尊重自己,又何來其他人的尊重?

一個人的價值不該被其外貌與地位所定義,若不去了解那永遠都不能達到真正的平等,藉此社會不該被刻板印象所侷限的重要性,當今社會依然還在掙扎著不斷加深「理解」的重要性,所面臨的普世價值